
1、种鳝投放 繁殖池内的种鳝投入密度应以每平方米6~10条为宜。池中泥堆上可适当栽植一些较矮的草类植物,而高杆植物影响鲜池采光,影响黄鳝的繁殖。 2、种鳝饲喂 种鳝入池后,一般头2天都不投食,至第3天投喂少量的蚯蚓,以方便诱食。将种鳝池...
1、定期注水和换水 鲢鳙养殖池塘应该要做到定期注水,注水频率控制在2-3次/月。为了保证池塘的水质良好,在鱼种培育初期的注水频率为3-5天/次。同样,换水也是很重要的,一般情况在是每隔30天左右换一次水,在冬天的时候一般要隔三个月才换一次水。 ...
1、池塘清整 池塘清整最重要的是底质改良,放养鱼种前15-20天注入5-10cm池水,然后对鱼塘进行杀虫消毒,早春可以每亩平均1m水深,用上一年的茶子饼45kg捣碎后浸泡二昼夜,加水稀释搅匀,全池均匀泼洒,除掉*鱼。2天后用氯氰菊酯全池泼洒,除掉寄生虫、...
一、鱼浮头的原因 水产养殖最怕浮头,严重浮头会造成鱼类大批死亡。即使轻微浮头,也能影响鱼类生长发育,在产卵期能影响亲鱼产卵。而造成鱼类浮头的原因,一是养殖密度过大;二是水质过肥或过瘦;三是氨氮中毒引起浮头;四是阴雨天气。需要注意的是,...
一、养殖池塘水体缺氧判断方法 1、池塘内水 {MOD}的变化 池塘水体的溶解氧,会随着水质的恶化而逐渐变得很低,如果池塘内的水颜 {MOD}首先变得很清,然后变白,随之变成红 {MOD},最终变成了黑 {MOD}的话,那就说明池塘水体缺氧已经很严重了。因为...
草鱼出血病的发病症状 病鱼主要表现充血,出血症状,并死亡。患病初期,病鱼食欲减退,体 {MOD}发黑,尤其头部,有时可见尾鳍边缘褪 {MOD}。随后病鱼即表现出不同部位的出血症状。口腔、上下颌、头顶部、眼眶周围、鳃盖、鳃及鳍条基部充血,有时眼球突...
泛池是什么意思? 泛池是指池水严重缺氧或浮头后没有及时采取解救措施,导致池塘养殖鱼类出现大量窒息死亡的现象。 高温季节,池塘水如何调节才不会泛池? 1、加注新水 发现水质过肥、出现浑浊,水面有浮沫、皮膜,应及时消除并加注新水,排...
一、加水时间 加水时间要根据天气变化、气温高低、水质情况灵活掌握。一般普遍是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加水1次较为正常,但遇到炎热天气、阴雨闷热天气、水质过肥等情况,则可适当缩短加水时间。而一天中,加水时间最好选择在在清晨进行,白天和夜间都不宜...
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症状 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,急性烂鳃通常感染1-2天,就会引起大规模病鱼死亡,有时也会出现突然下降趋势,感染致病周期相对较短;而慢性感染过程相对缓慢,但死亡周期较长,而且更容易复发。 一般症状为病鱼体 {MOD...
1、注意水位 根据季节,水位由浅到深。根据水温,增加注排水次数。注入新水,改善环境。掌握池水注排,保持适当水量。平时要随着鱼体成长,结合调节水质,适时增加池塘水量。 2、经常巡塘 平时要多巡塘,观察养殖的鱼类是否存在异常,健康状态如...
一、加州鲈鱼苗急性肠胃炎发病原因 1、投喂不当 部分养殖户在前期投料一般为了方便,只投喂两次,因而加大了饲料的投喂量,这样不利于加州鲈鱼的食物消化。 2、水质变化 这类原因会直接导致鱼体体 {MOD}发黑,粪便表现多为拖便。 3、细菌...
草鱼烂鳃病的主要症状 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是导致草鱼发生烂鳃病的主要原因,除此之外,药物毒害以及营养的缺乏也会导致草鱼烂鳃病的发生。而患病后的草鱼,表现为对外界刺激反应比较迟钝,同时还会出现呼吸困难、食欲减退等现象,严重时鳃小片坏死,鳃丝...
1、草鱼出血病发病原因 草鱼的出血病,会在草鱼体内外各个器官和组织表现出斑点状或块状充血,眼眶、口腔、鳃盖等部位,都可以看见充血的情况,对于高密度饲养或高蛋白饲料饲养,都会很容易引发该病,而且对于草鱼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。 (1)发病季...
鱼厌食的五大原因: 一、疾病 这里主要指寄生虫病、肠炎病、细菌性烂鳃以及肝胆病。其中寄生虫病主要包括体外寄生的车轮虫、指环虫、锚头鳋、中华鳋以及体内肠道寄生的绦虫。这些寄生虫数量多时会影响鱼类的摄食。如锚头鳋寄生在体表不但影响鱼类的...
一、鱼为什么会得烂身病? 鱼类烂皮病多由细菌感染导致,这是鱼类近几年常见且危害很大的一种病,常发生于持续高温且时有暴雨的天气或温差变化较大的春季。鱼类烂身病可以通过鱼、鸟、网具等传播,属高接触传染性的疾病。 二、鱼烂身病怎么治疗? ...